“低慢小”设备分类加强无人机管控的思考和建议
时间:  2024-01-23 03:32:41 | 作者:  开云体育app官方网站

  近年来,随着计算机及新材料技术的迅猛发展,以无人机为代表的“低慢小”设备逐步从军用向商用、民用领域渗透,不仅在侦查破案、抢险救灾、测绘遥感等公共管理领域大范围的应用,在快递、婚庆等商业运营方面也开始崭露头角,在为公共事业和个人生活带来便捷服务的同时,也因其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而存在着诸多安全风险隐患。空御以民用无人机为例,结合当前真实的情况,就进一步规范“低慢小”目标的使用和管理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。

  第一类:固定翼。固定翼无人机是指翅膀形状固定,靠流过机翼的风提供升力的无人机。固定翼无人机航时最长、飞行效率最高,但起飞时必须助跑或弹射,降落时必须滑行或开伞。

  第二类:直升机。直升机是指靠一个或者两个主旋翼提供升力的无人机。直升无人机可以垂直起降,航时比较一般,载荷也一般,而且结构较为复杂,可靠性、稳定性较差。

  第三类:多旋翼。多旋翼无人机是指靠四个或更多旋翼提供升力的无人机。多旋翼无人机能垂直起降,且机械简单,但航时最短,不适合长航时、大范围飞行。

  我国无人机的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后期,而其真正蒸蒸日上始于本世纪初,随着AMP、A控、MWC等飞控核心代码的公开,一时间不同价位的无人机自驾仪纷纷出现在市面上,各类无人机厂家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。

  目前,我国现有各类小型民用无人机厂商上千家,其中90%生产技术难度最低的多旋翼无人机系统。这些无人机大多售价在几千至十几万之间,最多不过二三十万。这些多旋翼无人机的核心部件,也就是飞行控制管理系统所采用的传感器都是十分低廉的产品,精度低,抗老化差,有的产品甚至没有抗干扰能力,这对无人机安全稳定的运行无疑是致命的。其余的10%为较专业的无人机商家大多分布在在航拍、航测、农保、电力巡线、管道巡线等方面。虽然在产品质量上有一定保障,但因为法律的缺失,目前基本处于一种无人监管的混乱局面。

  如前所述,目前绝大部分民用无人机产品质量不过关,不管是售后的技术指导,还是操控手培训都很不正规,同时监管法律和制度缺失,使得这些无人机产品不仅在使用流向上不清不楚,而且在正常使用上也隐患重重。

  目前,我国对无人机这种“新生”航空器的安全管理,主要有《民用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办法》、《关于民用无人机的管理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》、《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》等,对民用无人机的安全要求基本是参照民航的标准,在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等领域缺少具体的操作细则,未形成完整的针对民用无人机的管理体系及规章制度。因此建议公安部归口管理单位尽快制定出台《民用无人机使用规程》和《民用无人机管控细则》,为下一步民用无人机的合法使用和精准管控奠定制度基础。

  按照“专业管行业”的原则,建议在各级公安机关现有职能的基础上,增加民用无人机管控职能,对民用无人机进行全方位监管。

  结合当前民用无人机发展和应用情况,建议无人机的管理列入公安部治安局管理范畴,联合公安部警航办开展执法工作。公安部警航办作为技术指导单位,负责制定民用无人机使用和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,使民用无人机管控有章可循;公安部治安局作为业务归口单位,承担民用无人机使用、管理方面的执法工作,使民用无人机管控有人负责。各地各级公安机关参照部级机构,分解和承担对应的管理职能。

  加强民用无人机在出厂环节的跟踪和监管。首先,每一台民用无人机在出厂时,必须标注唯一身份识别码,该识别码具有唯一性与可追溯性,类似于公民身份号码;第二,无人机在出厂时,应强制安装飞行监控模块,类似于大型飞机上的黑匣子,便于跟踪和监管,目前市面上已经有专用于微型无人机监控的商用级产品。通过以上措施,从技术层面和构筑源头监管的坚实防火墙。

  实行无人机操控准入制度。建立全国统一的民用无人机操控手培训和考核机构,组织专业的师资力量,系统、科学地对无人机操控手进行培训,结业后予以发证。操控手证件统一编号,以便事前管理、事后追责。

  实施无人机远程管理。通过远程坐标管理系统,对每一架运行的无人机进行编号和远程监控。目前河北省已研发并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无人机实时远程监控平台。无人机启动后,安装在无人机上的模块会每隔几秒向监控平台发送当前坐标数据,包括高度、速度、航线、规迹等,执法部门可实时对上天的无人机进行监控;同时设定GPS禁飞区域报警,装配有监控模块的无人机临近禁飞区或航空管制区,系统会自动返航并发出报警,管理部门终端接警后及时通知当地执法力量到达案发地点进行取证、查处。

  强化反无人机的技术支撑。加大专用执法装备的投入使用力度,为反制民用无人机等“低慢小”目标提供技术保障。2014年9月,我国第一套用于反制“低慢小”目标的警用无人机挂载系统在河北省研制成功。该系统挂载在警用无人机上,在300米高度可对半径4.7km的“低慢小”目标进行相对有效对抗干扰,使之无法导航而立即落地,完全解决了利用无人机实施犯罪的潜在威胁,可大范围的使用在城市密集区、重大活动区域、低空安防等领域。除此之外,我国其他科研单位也相继研制出用于拦截“低慢小”目标的系统,这些系统可成为未来防范“低慢小”目标肇事的有效手段。

  民用无人机产业的迅速增加,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,另一方面也给治安防控带来新的课题。在很多地区,无人机已经被当地政府视为重要产业予以支持,但是无人机的监管和控制,无论是制度建设还是技术储备,目前都还是一片空白,这些新情况需要公安机关创新执法思路、完善执法手段,更重要的是,需要归口管理部门从整体上做好规划,既要指导民用无人机的规范使用,也要保护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无人机产业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